感知运动期(0-2岁) 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发展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他们通过动作来探索周围的物体,如抓取、敲打或扔东西。婴儿的思维能力主要局限于直接感知到的事物上,并且不会进行抽象思考。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形成了客体永久性概念,即知道一个物体即使看不见也依然存在。
前运算期(2-7岁) 儿童开始能用符号来代表和思考事物,比如通过言语或游戏中的假装行为来进行。然而,他们在这个阶段的思维仍受到以下几个局限:
1.自我中心主义:
孩子们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2.不可逆性:
在解决问题时,儿童难以理解某些过程的不可逆转性(比如无法将水从一个容器倒回原处)。3.缺乏逻辑推理能力:
他们不能进行抽象思考或对假设进行验证。具体运算期(7-11岁) 进入这个阶段后,儿童开始能够操作符号,并进行更复杂的问题解决。关键特征包括:
1.守恒概念的形成:
孩子们理解到某些属性在变换外观时仍保持不变。2.可逆性:
他们能认识到某些过程是可逆的,比如水可以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个容器中然后倒回原处。3.逻辑推理能力:
儿童能够理解和使用简单的逻辑规则来进行分类、排序和解决数学问题。形式运算期(11岁以后) 在这个阶段,个体发展出抽象思考的能力,能进行假设推理和演绎推理。他们开始理解到某些概念如概率、代数方程等,并能够考虑多种可能性和结果的可能性。形式运算期的个体也具备了更高的道德推理能力,能够理解和评价不同的观点。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了环境对个体认知发展的关键作用,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过程的特点和限制。这一理论对教育、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星际在线 · 教育批判(jiaoyupipan.com)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