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最初他是在《心智的七种形态》一书中提出该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人类智能并非单一不可分割的能力,而是由多种不同形式构成的,每一种智能都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发展。
具体内容 加德纳指出,传统的智力概念过于狭隘,仅将语言能力和逻辑数学能力作为衡量智能的标准,而忽视了其他重要且独特的智能类型。他提出了一种基于个人技能和才能多样性的更为宽泛的智能观。在最初的理论中,加德纳列举了7种智能:
1.言语-语言智能:
涉及使用词语进行思考的能力。2.逻辑-数理智能:
涉及处理抽象概念、解决问题和推理的能力。3.视觉空间智能:
涉及对视觉信息的敏感性以及通过想象和创造性地组织图像或空间关系来表达自己的能力。4.音乐智能:
涉及感知音高、节奏、旋律和音色之间的差别,以及能够使用这种敏感性创作与修改音乐作品的能力。5.身体-动觉智能:
涉及对动作的控制,特别是在环境中的操作物体时。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等可能在这个领域特别有才能。6.人际交往智能(社会智能):
涉及理解和表达人类情感的能力以及在群体中工作、交流和领导他人的能力。7.自我认知智能(内省智能):
涉及到对自己思想感情的意识,了解自己的情绪、意向和其他心理过程,并将这些信息用于指导个人的行为。后续发展 随着时间的发展,加德纳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增加了两种额外类型:
-自然观察者智能:
关注于理解自然界及其运作机制的能力。-存在智能(灵性智能):
涉及与某种超越性的生命力量或存在的感知和表达能力的意识。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讨论,而且也被应用于培训、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等方面。这一理论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领域,并鼓励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类型进行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星际在线 · 教育批判(jiaoyupipan.com)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