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文化因素对认知发展的巨大作用:
维果茨基强调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认为认知发展是通过学习和社会互动的过程实现的。他引入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这表示儿童在没有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完成的任务与经过成人指导、合作或同伴帮助后能够完成的任务之间的差异。2.发展是连续性的而非阶段性的:
维果茨基不支持皮亚杰的阶段理论(比如认知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而是认为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他认为,个体在不同年龄时的能力和理解水平是在连续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提高的,而不是在特定阶段跳跃式的。3.认知工具的作用:
维果茨基引入了“认知工具”这一概念,这包括语言、符号和其他文化创造的产物(如数学公式或乐器等)。他认为这些工具不仅是外部世界的中介,也是发展过程的一部分。通过使用和掌握这些工具,儿童可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并在社会环境中更有效地交流。4.学习与指导的关系:
维果茨基强调,在认知发展中,“同化”和“顺应”的作用。同化指的是将新信息整合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则涉及改变或扩展个体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信息或情境。他提出,儿童在成人(包括教师、家长或同伴)的指导帮助下,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并通过这种交互过程促进其发展。5.心理机能的分化和内部化:
维果茨基观察到,随着个体的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从外部依赖(如需要成人直接操作来解决问题)逐渐转向内在化(即个体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伴随着认知策略、自我监控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6.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应根据儿童的能力水平进行设计,以促进其全面发展。他提出“教育在先”的观点,主张通过教育活动来引导和支持儿童的发展进程,而不仅仅是等待儿童自然发展的过程。 综上所述,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着重于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认知工具的使用、以及教育与指导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他的理论强调了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成人角色的关键性,并为如何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儿童发展提供了框架星际在线 · 教育批判(jiaoyupipan.com) 2024© 版权所有